林德化醫(重慶)氣體有限公司HYCO裝置技改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第二次公示
2017-09-30 瀏覽次數:
林德化醫(重慶)氣體有限公司HYCO裝置技改項目
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第二次公示
為了解公眾對林德化醫(重慶)氣體有限公司HYCO裝置技改項目建設的態度和收集公眾對本項目環境保護方面的意見與建議,現將項目情況、項目可能產生的環境影響、項目將采取的環境保護措施、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的結論進行公示。在了解本建設項目之后,您有什么好的建議或意見請在該公示發出后10個工作日內直接聯系建設單位或環評單位,具體聯系方式見頁末。
一、項目概況
林德化醫(重慶)氣體有限公司(簡稱林德化醫)由重慶化醫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建峰巴曼、林德氣體(香港)有限公司合資,以合成氣為原料經HYCO裝置分離產生H2和CO,供巴斯夫重慶公司MDI裝置使用。
目前,林德化醫(重慶)氣體有限公司HYCO裝置的原料氣來源于來自卡貝樂甲醇裝置的合成氣,但卡貝樂甲醇裝置僅提供合成氣經濟效益不明顯,為確保MDI裝置所需的H2和CO來源和質量穩定,巴斯夫聚氨酯(重慶)有限公司在林德化醫HYCO裝置南側建設SMR裝置,為林德化醫HYCO裝置提供合成氣。該裝置的作環境影響評價工已于2016年完成。
因此,林德化醫(重慶)氣體有限公司HYCO裝置使用的原料改為SMR裝置提供的合成氣,另外尾氣、部分CO2脫除氣等返回SMR裝置,同時通過部分裝置技改,提高HYCO裝置一系列生產線的合成氣處理能力至74000Nm3/h。鑒于林德化醫二系列生產線處于閑置狀態,僅一系列生產線正常運行,因此本次技改項目也僅針對一系列生產線。
二、項目產排污、擬采取的治理措施以及環境影響簡述
(1)廢氣:MDEA洗滌單元產生CO2脫除氣,主要成分為CO2,連續產生。該脫除氣一部分返回SMR裝置作為原料;一部分經45m高排氣筒直接排放。直接排放的CO2脫除廢氣排放量為2830Nm3/h,污染物為微量的CO,經45m高排氣筒排放。經預測,擬建項目正常排放的各污染物對評價區域的環境空氣質量影響很小, 不會改變區域環境功能。技改后,一部分CO2脫除氣返回SMR裝置作為原料,因此直接排放的脫除廢氣較技改前有所減少,即直接排入大氣的污染物減少,對區域環境質量有一定改善作用。
(2)廢水:排水實行清污分流。技改后,除工藝廢水將有所增加外,其余廢水地坪沖洗廢水、員工生活污水均不新增。廢水處理措施與技改前一致,工藝廢水收集至閃蒸罐后與地坪沖洗廢水一并排入園區污水管網,生活污水進入恩力吉生活污水收集池后再排入園區污水管網,各廢水進入園區污水處理廠進一步處理達《化工園區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標準》(DB50/457-2012)(其中COD 60mg/L)后排入長江,對地表水環境影響較小。
(3)固體廢物:技改后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固體廢物與現有裝置一致,廢吸附劑、廢活性炭、廢潤滑油等均為危險廢物,送有資質的單位統一處置。員工生活垃圾送城市垃圾處理場集中處置。因此擬建項目產生的固體廢物采取上述措施分類處置后,符合環保要求,不會對環境產生明顯影響。
(4)噪聲:噪聲主要由風機、CO2放空以及大功率泵等運行時產生,噪聲值約85~95dB(A),連續產生。通過建筑物隔聲,部分設備采取減振、隔震、設消聲器等措施進行治理,能使廠界噪聲達到GB12348-2008《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3類)要求。
(5)地下水:擬建項目所在地不屬于集中式飲用水保護區、分散式飲用水源地、特殊地下水環境資源保護區和國家或地方政府設定與地下水環境相關的其它保護區,地下水環境不敏感;擬建項目不開采使用地下水,生產廢水進入園區污水處理廠進一步處理達標后排入長江。同時該項目生產區內地面均進行防滲處理,故項目建成投產后不會對地下水造成明顯影響。
三、擬建項目潛在風險及防范措施簡述
擬建項目涉及一氧化碳、氫氣、甲烷、甲基二乙醇胺等,根據重大危險源判定,未構成重大危險源。通過風險識別,潛存的風險為泄漏、中毒、火災等事故,確定最大可信事故為一氧化碳輸送管道泄漏事故,泄漏的一氧化碳至大氣可能對附近區域空氣造成一定污染,同時可能影響附近人群健康。
技改項目依托現有的風險防范措施:罐區設置圍堰、生產區設有258m3事故應急池及221m3事故圍堰、變電所設置300m3事故隔油池等; HYCO裝置區及界區內氣體輸送管道安裝易燃氣體、有毒氣體探測儀及視頻監控裝置。同時,加強管理,定期對管道閥門進行維護、檢修;更新應急預案等來降低事故概率和事故影響后果。本項目環境風險在可接受范圍之內。
四、環境影響評價結論
擬建項目建設符合國家產業政策;項目選址符合長壽區城市總體規劃、重慶(長壽)經濟技術開發區產業發展規劃及入園條件,符合重慶市工業項目環境準入規定且不在重慶市禁投清單內;項目采用的工藝技術和設備先進,采用的環保治理措施恰當,正常生產時所排廢氣、廢水污染物、噪聲等對大氣、地表水、地下水、聲環境影響較??;項目投產后不會使現有環境質量發生明顯的變化;擬建項目采取相應的風險防范措施后,能將潛在的風險控制在環境可接受范圍之內。因此,本評價認為,擬建項目在完成評價提出的各項環保設施和風險防范措施的前提下,從環境保護的角度看,該項目選址合理,建設可行。
五、公眾查閱環境影響報告書簡本的方式和期限
公眾可以在本公告發布后的10個工作日內,到本項目的環評單位(重慶化工設計研究院)查閱環境影響報告書簡本。
六、征求公眾意見的范圍和主要事項
(1)征求公眾意見的范圍:項目附近居民、相關單位及職工等。
(2)征求公眾意見的主要事項:公眾對項目所在地區目前的環境質量狀況的看法;項目對當地環境質量的主要影響;公眾對環境影響關注的問題;公眾對建設項目建設的態度;公眾對該建設項目的建議和要求。
七、征求公眾意見的具體形式
公眾可采取信函、傳真、電子郵件或者其他便利方式,向建設單位或者環境影響評價單位提交書面意見。
八、第二次公示時間:即日起公示。
九、聯系方式
l 建設單位名稱及聯系方式
單位名稱:林德化醫(重慶)氣體有限公司;
通訊地址:重慶市長壽區化北二路5號附4號;
聯系人:田工
聯系電話:13509487750
2 環境影響評價單位及聯系方式
環評單位:重慶化工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通訊地址:重慶市石橋鋪長石村9#
郵編:400039
聯系人:李工
聯系電話:023-68611036,023-68606368
傳真:023-68635483
上一條:
重慶德兆小康環保工程有限公司重...
下一條:
重慶安格龍翔制藥有限公司年產20...
|
版權所有 重慶化工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渝ICP備09007674號
渝公網安備 50010702501806號
電話(TEL):023-68611561(辦) 023-68613578(業務)
傳真(FAX):023-68611561
地址:重慶市九龍坡區火炬大道69號啟迪科技園4棟
渝ICP備09007674號

電話(TEL):023-68611561(辦) 023-68613578(業務)
傳真(FAX):023-68611561
地址:重慶市九龍坡區火炬大道69號啟迪科技園4棟
